2015年是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学校即将开启新一个十年发展征程之际,1221日,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泛海公益基金会捐赠签约仪式举行。复旦大学校董、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卢志强先生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复旦大学整体捐赠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的学生创新创业、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助学金、师资队伍高端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用房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复旦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此次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及卢志强校友向学校整体捐赠7亿元,创下了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纪录。

出席本次捐赠仪式双方负责人包括: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党委书记卢志强,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李明海,执行董事余政,监事会主席卢志壮,副总裁徐建兵;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副校长许征,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副校长张志勇等。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捐赠仪式上致辞,对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董事长长期以来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卢志强校董颁发第六届校董聘书。余政校友代表捐赠方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致辞,向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表达祝愿。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介绍了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规划,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介绍了“复旦-泛海助学金、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的方案。在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全体嘉宾、复旦大学校领导以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远朋、张军、石磊等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代表余政和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代表双方签署捐赠协议。许宁生校长向中国泛海代表李明海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据悉,此次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捐赠款项中,5亿元将用于“复旦泛海中心”的基本建设项目,以支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筹)、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社科交叉研究中心以及若干其他教学科研机构的发展。5000万元将用于设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泛海发展基金”,支持经济学院高级人才引进、学术研讨、奖学、奖教以及经济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建设等教育事业的发展,5000万元用于设立“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发展基金”,支持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筹建和发展,5000万元特别设立“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泛海发展基金” ,支持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筹建、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5000万元将用于设立“复旦—泛海助学金、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精英。

助力复旦学子泛海扬帆,创业校友反哺母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国家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改革举措的关键阶段,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复旦大学商定用本次捐赠中的5000万元,特别设立“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泛海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筹建、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党委书记卢志强先生作为复旦大学成功创业的校友代表,捐资反哺母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复旦大学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造良好条件,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的应有使命。

一直以来,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各类人才,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培养,始终走在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前沿,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创新创业人才。今年126日,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创新创业学院将以全新的管理体制,紧密连接优秀的学生团体和优秀的业界团体,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打开门户,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实训机会,同时为优秀的校友发现好的创业苗子和创业点子、实践自己的创新想法创造机会。在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卢志强校友的鼎力支持下,复旦大学希望经过5-10年的建设,把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成为创业人才的孵化库、创业金点子的种子库和创新创业的专业智库,成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持和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样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投身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早在2010年就向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在重庆、昆明、兰州开展“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762个,带动8200多名大学生就业,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宝贵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据悉,2015年,泛海公益基金会再捐赠5000万元继续深入开展“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项目。该计划全方位地帮扶重庆、昆明等地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创业就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人才效应,为大学生创业工作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寒门学子走出国门看世界道路将更宽广

为紧密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的观点,复旦大学将为家境困难学子量身定做一项海外交流计划。

根据计划,“复旦—泛海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每年将为约300名复旦大学二、三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出国(境)交流提供资助,短期交流将受全额资助,长期交流也能获得半额资助。据测算,该笔捐资约为目前复旦大学资助体系中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交流社会捐赠金额的5倍,将为复旦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海外交流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走出家乡的山村已经很不容易了,从来不敢奢望还能出国交流,怕给爸妈增加负担,”大一学生小张来自祖国西南的边陲小镇,2015年通过“腾飞计划”考入复旦大学,目前在班级排名中上游。“听说会设立这个奖学金真的很期待,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英语、提升自我,争取到大二、大三时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此次设立“复旦-泛海助学金、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在能帮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院圆出门看世界的梦想同时,还将鼓励更多的受助学子自强自立,感恩社会,把自身的助学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获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需要在所在院系的公共服务、科学研究等岗位开展勤工助学实践活动。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惠于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善举,在“复旦-泛海助学金、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的顶层设计下,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门正在结合学校奖助体系的特点,配套设计“泛海学者”、“基层服务、改变家乡计划”、“创新创业奖励金”、“助学社团基金”等多个项目。据介绍,为了探索人才培养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扶贫攻坚战略对接的机制,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对口支援”平台,将学生培养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基层服务、改变家乡计划”计划将设立“服务家乡”和“改变家乡”两个项目,资助高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西部或“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基层单位开展实践锻炼,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基层实践锻炼长见识、长才干、立大志。

2012年起,复旦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面向中西部、农村考生较多的省份和“老少边穷”地区加大招生力度,先后推出了“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和“腾飞计划”,使复旦招收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不断提高。

复旦大学始终秉承“经济资助,成才辅助”的理念,加强“精准资助”,实施助力成长计划,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帮扶。学校自2010年起就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培养项目,五年来,通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出国出境交流机会和全额经费资助,将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资助育人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精英。截至201512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培养项目共资助43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香港、台湾等地进行短期交流,还资助50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美国等伙伴高校开展一学期及以上的交换学习。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此次捐赠的资助对象正是复旦大学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贫困招生专项计划”和“腾飞计划”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旨在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经济、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致力于打造复旦经济学科的升级版

在这笔捐赠款项中,将有5亿元用于“复旦泛海中心”项目的基本建设,以支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筹)、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社科交叉研究中心以及若干其他教学科研机构的建设。5000万元用于设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泛海发展基金”,支持经济学院高级人才引进、学术研讨、奖学、奖教以及经济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建设等教育事业的发展,5000万元用于设立“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发展基金”,支持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筹建和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知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也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呼唤着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创新,呼唤着中国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创新,呼唤着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创新。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如何作为?中国高校的经济学院应该如何作为?

对此,从已80高龄、在复旦学习工作了近60年的资深教授洪远朋,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都给出了简短而清晰的愿景:打造复旦经济学科的升级版。在此背景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筹建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捐赠设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泛海发展基金”、“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发展基金”将成为一股重要助推力,帮助复旦经济学院继续培养和集聚具有国际视野、国家使命的一流经济学人才,推动理论研究创新,立足中国实际,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努力打造复旦经济学科的升级版,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思路。

张军教授表示,金融学科是复旦经济学院长期以来的优势学科,在经济学院现有的35000名校友中,60%从事于金融行业。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建立,将能够使复旦经济学院金融学科更好地在研究层面上为金融市场及中国的金融转型提供服务。在校友的帮助下,这将是一个高起点、国际化的新项目。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将将能够在全球和同等类型的学院进行紧密合作,不仅满足研究生,更满足包括本科生在内对金融学科的需求。

卢志强先生曾就读于复旦经济学院,复旦经济学科对其而言熟悉而亲切。据他的老师洪远朋教授回忆,卢志强先生在学习期间非常认真,尽管当时的他已经创办了公司,却从不因任何原因缺课,甚至会为保证论文质量而在十天中多次反复修改。从复旦毕业后,卢志强也仍然跟随洪远朋教授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出版、发表了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除卢志强先生外,泛海集团还有多位高层是复旦经济学院的校友。可以说,如今泛海集团的企业理念,与他们在复旦汲取的知识密不可分。

张军院长对记者指出,校友是复旦经济学院最为重要的资产,他们不仅为经济学院发展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意见,更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机会。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契机中,学院应当汇聚校友和社会力量,捕捉并利用机会,推动学院发展,在人才储备、引进和学科建设上做得更好。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复旦校友卢志强先生此次捐赠,着眼的是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着眼的是对经济学科群落发展态势的战略判断。在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为打造复旦经济学科的升级版,经济学院将整合研究力量,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强调以全球视野观察中国经济,主动为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和主导国际经济竞争,并不断提高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能力。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是顺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成长发展起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于1985年,集团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董事长为卢志强先生。三十年来,中国泛海坚持“顺势而为、以变应变”的战略思想,“前不越雷池、后不退维谷”的战术法则,“礼让三分、利让三分”的经营之道,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的探索者、实践者。目前中国泛海已发展成为一家以金融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的“金融与产业一体化、国内与国际一体化”的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的跨国企业集团,控股和投资了多家上市公司,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集团所属公司70余家,近万名员工,业务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青岛、西安、大连等国内多个城市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长期恪守“社会目标、企业目标、个人目标相统一;社会责任、企业责任、个人责任相统一;社会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相统一”的“三个统一”经营理念和“得益于社会,奉献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中西部扶贫扶困、新农村扶贫建设、大学和中小学教育、革命老区建设、残疾人事业、光彩帮扶、治沙打井、抗洪救灾、抗旱救灾、抗震救灾、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卢志强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泛海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校董等社会职务。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与复旦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卢志强校友1992年进入复旦大学,在经济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作为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复旦大学的发展,更是校友回馈、反哺母校的典范。除了2015年度这7亿元整体性捐助外,多年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卢志强校友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多次慷慨解囊,向复旦大学捐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捐赠1000万元用于支持经济学院办公楼“泛海楼”的建设;2008年又捐赠2000万元注入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用以支持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012年再捐1000万元设立“经济学院发展基金”支持经济学院的人才队伍及学科建设。这些捐赠有效地用于复旦基础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为复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来源: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