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11月25日上午,校友工作办公室、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活动。支部书记斯阳以《吴亮平: 何以功不在禹下》为主题,为同志们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校友、革命先辈吴亮平同志的革命事迹,深情地回顾了我们党在江浙地区创建与发展早期的奋斗历史,讲述了党带领人民谋幸福、带领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光辉历程。
“功不在禹下”的吴亮平
吴亮平作为大夏大学校友,在求学期间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进而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理想信仰并终身践行。五卅惨案爆发时,吴亮平作为大夏大学的学生代表加入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担任学联的总务部长,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中。在恽代英的赏识和推荐下,吴亮平从大夏大学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苏联,他学习了大量马列原著,并开始将部分著作译成中文。在国内一片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吴亮平毅然返回上海,在艰苦的条件下翻译出厚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引入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1932年吴亮平来到赣南中央苏区,和毛主席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跟随中央一路来到陕北后,深受毛主席信任和赏识,并被邀请担任毛主席和斯诺谈话的现场翻译员,这也间接促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的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向世界揭示了红军的人间壮举,长征的英雄事迹也首次被世人知晓,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亮平通过翻译工作上的“一进一出”,被毛主席高度评价为“功不在禹下”。
斯阳指出,正是在大夏大学的培育下,在五卅运动反帝爱国斗争洗礼中,吴亮平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矢志追求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吴亮平是我党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先进党员,更是我们学校的、身边的榜样,其在革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首译精神,经过白色恐怖、监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考验的坚定信仰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我们提高党性修养的光辉榜样,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不懈动力。会议最后,大家还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展开学习讨论,交流心得感悟,表示将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吸收养分、坚定信念、践行使命、不懈奋斗。
此次会上,同志们还就机关第一次党代会代表进行了部门的投票选举、对机关第一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进行了推荐。
图 |杭婧婧
文、编辑 |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