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心里有信念,没有时间的差距,
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
——Dambisa Moyo的《dead aid》
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法商北楼509会议室,师生共聚一堂,庆祝2019年暑期紫江公益系列课程的第一门课——《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圆满结束。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副主任薛红老师首先代表全体同学,表达了对Salvatore Alaimo 副教授的感谢。随后二人一起切开蛋糕,结课仪式正式开始。
学员们与老师围坐在一起,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了最后一次关于公益的聊天。这次的结课仪式是一门课程的顺利结束,也是一群人关注公益的新开始。
从7月1日到11日,美国河谷州立大学的Salvatore Alaimo副教授在这个夏天跟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充实的两周。课前发放阅读材料,课上随时提问讨论,课后将灵感述诸笔端。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选课的同学们来说,既能参与其中,也能得到及时的回应与解答。
Salvatore Alaimo副教授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从管理、领导力、治理、伦理道德、筹款、激励和管理志愿者,风险管理等多个角度展开,结合课堂讨论、案例研究、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等学习模式,虽然是全英授课,但是亲切的互动拉近了老师与学员们的距离,因为这个课堂鼓励讨论分享,允许随时提问。
授课的老师不一般,台下的学员们也是一群有故事的小伙伴。除了大多数的来自华东师大和上海高校的在校学生之外,也有来自杭州、宁波、武汉的高校学生,有上海公益界的资深人士,也有从事教育、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行业的专业人士。大家年龄不同,职业各异,因为对慈善公益的共同关注,相聚在这个课堂。
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
· 一位大一同学参与这门课的最深感受便是,“课堂氛围很好,大家都很活跃”,“在课间隔壁教室很安静,很多同学都在休息,而我们班在讨论问题,当时我就觉得这门课很棒。平时上课偶尔看手机容易走神,但因为这门课是英文授课,我告诉自己要集中精力,再加上教授的互动方式,带来的很明显的效果就是,我们会很认真的听完全程,学习并思考”。
· 坐在她旁边的一位同学则觉得,“这门课的学生组成是奇妙的,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已经工作了在做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不同的思想碰撞在一起,点燃了一簇新的慈善之火”。
· 一位现在在紫江工业园区工作的男士正是如此,他平时会参加紫江公益基金会的活动,做志愿者。因为想要了解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方式,当遇到这个学习机会时,第一时间便报名参与了。他说“希望能够了解最前沿的管理方式,可以转变思路,可以激发思维”。
·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一位在大学毕业后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的同学告诉我们,她最初选课时想到的便是这样一句话。因而她参加这次的暑期课程,也正是在践行着她笃定的原则,“你想做公益的那一刻便开始去做,不要犹豫”。
· 《非营利性组织》的课堂,师生齐心让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在讨论中总结答案,让思维更加丰富多元。一位可爱的同学有感而发,“我们现在对慈善和公益领域有一些了解,也有助于将来开展一些社会工作。以前觉得只有富人才能做慈善,现在感觉是人人都能做慈善。以前觉得只有捐钱是慈善,现在发现力所能及的事都属于慈善。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在《非营利性组织》这门课结课的同时,《适应性领导力:面对复杂挑战的方法与实践》这门课到来了,这门课由纽约大学的特聘讲师Marc Ross Manashil先生授课。他在非营利和慈善领域有三十年的开发和创新经历,一方面有着丰富的组织变革和协助经验,另一方面也是领导力发展的教育者和推广者。
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你不仅可以拓展公益慈善专业知识、提升公益组织领导力,还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的组织和社区挑战!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够实践你的领导力!
经过两次课后,王小雯同学有一些真切的感受想与我们分享,那么不如通过小雯同学的视角,来了解一下课堂的真实氛围和这位有趣的外国老师吧!
“我觉得今天也是收获满满。比如,团队规则建立:老师没有直接提出各自的建议,大家共同拟定规则。”
“身体练习。用姿势表达自己的状态。这个小游戏真的太赞了!我得以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看到团队中其他人的状态。”
“在做小组练习的时候,我跑到前面,在纸上分类,而忽略了其它同学的意见。这个过程中,我的目标是想把事情做完。而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团队,我应该聆听每一个人的声音。老师最后总结说,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里有awareness。我终于意识到,我来这个课程上,是为了学习+练习领导力,而不是”把事情做完“,也不是展示自我。除了老师,在座的同学们都应当是我的学习对象,每个人身上有隐藏着巨大的能力。”
“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我会更多地关注自己要面对的具体项目,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而在这门课中,老师通过小组讨论与定格画面等形式,让我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觉察团队成员所处的状态,促进我思考自己的定位,学习倾听不同的声音,从而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这些体验和实践让我明白到底什么是适应性领导力。”
7.15-7.19&7.22-7.25
每天早上8点
让我们相聚闵行一教234室
学习领导力实践
找到有效的工具和策略
提升工作中的复原力
迎接新挑战
成就更好的自己
也敬请期待
2019年8月26日-9月13日
第三轮公选课中
我们的三门秋季公益课程
秋季公益课程
1 | 《公益慈善导论》 关于公益慈善的入门课,包括公益慈善的概念、理论、历史、法规、内部治理、实际运作和国内外前沿实践。 |
2 | 《公益品牌与公益营销》 以公益事业为主体,以进行公益品牌建构、开展公益营销为核心内容,讨论公益组织和企业在公益品牌建构、公益营销中的行为模式和优秀实践。 |
3 | 《社会公益案例分析》 围绕社会公益,讨论其社会前提、内容和社会议题。分析中国情境和话语下社会公益的社会意义和发展。讨论分析环保、扶贫、教育、劳工、社会企业等主题。 |
力所能及皆为慈善
齐心浇灌幸福之花
慈善的路上
我们一直在前进
欢迎你的随时加入
信息来源 | 紫江公益慈善中心
文案 编辑 | 洪梦醒 靖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