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业季与疫情相撞,使得毕业生们的求职之路变得充满挑战。“如何顺利就业、施展所学?”成了毕业生们的一大难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朱丽娟,在面临毕业求职选择之时,坚守初心,为年轻人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她也因此收到了《人民日报》采访和点赞,成为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寻找人生定位,实现自我价值,开拓事业领域的一个鲜活案例。


今年夏天即将毕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朱丽娟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签约上海普陀区妇联业务主管的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全职负责困境儿童帮扶工作。她的选择,也与华东师大近年来在公益人才培养上的探索、创设公益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



邂逅公益,缘自一场“公益论坛”


朱丽娟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选择社会组织作为自己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起点,并不是我最初的想法。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认识还不深入,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价值在哪里。”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朱丽娟不断加深着对慈善的理解。


2018年12月,朱丽娟报名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主办的主题为“理想与未来:公益慈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的公益论坛志愿服务工作。来自上海、北京、台湾、珠海、南京、宁波等地的政府部门、高校、公益慈善机构等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论坛。朱丽娟谈到,这次论坛是她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次参加的正式大型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她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致力于公益的老师、前辈们还有青年学子,叙述着他们在公益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事情或大或小,但是都给她带来了很强烈的冲击。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台湾的公益人许佐夫介绍的公益机构“多扶接送”,这个机构为日常交通行动上需要特别招呼的人群,比如长者、孕妇、幼童以及肢体障碍者提供出行的便利,让他们能够联结到“正常的生活”。


朱丽娟在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主办的主题为“理想与未来:公益慈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紫江公益论坛上做志愿者


朱丽娟很感激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提供的这次实践机会,她不仅仅是这次活动的志愿者,更是学习者。在这次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主题分别从“新时代新公益的内涵特征与生成机制”“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高等教育角度培养公益慈善管理人”“公益慈善的践行者将理想和自己的事业生涯连接”“在以特殊群体为对象的公益慈善活动中我们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参与公益慈善的公式点燃心中的慈善火花”“如何由一位编导转型面对特殊服务人群培养同理心和想象力”“培育捐赠人的另类集体捐赠形式”“企业如何生根社区创造和传递共享的价值主旨”等方面分享,发表了对公益慈善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公益慈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分享的经历和产生的思考,让她看到了公益背后的温暖和力量,同时也让她从他人的故事中慢慢坚定了未来公益之路的信念。


朱丽娟在医院做社工和志愿者们的合影


之后,朱丽娟切身参与进了慈善行动之中:“当时,我在上海的一家医院担任医疗社工,负责探访病房,为病人和家属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对抗疾病。在医院,生死别离几乎天天发生,我可以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拥抱新生活,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朱丽娟说,这份成就感,让她毫不犹豫地把社会工作作为自己求职的主要方向。


朱丽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乌溪镇王潭村担任抗疫志愿者


一些应届毕业生及家长认为,从工资、工作稳定性各个方面来看,社会组织工作并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职业。即使一些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择业时也会对社会组织性质的单位望而却步。但朱丽娟却坚定地认为:“年轻人首次择业应该多从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角度考虑,多审视自己找准定位,选择一份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这样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


作为朱丽娟的母校,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华东师范大学同样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公益理念。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以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以“育人”“文明”“发展”为使命,以“爱在师大“闻名各高校。其中的“爱”是大爱,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最好的土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普及公益慈善理念、传播公益慈善知识、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在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的支持下,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制定了紫江公益慈善人才(简称:紫江学子)培养计划,通过探索“RCP”的研究(Research)带领、课程(Curriculum)赋能、实践(Practice)驱动的育人机制,契合“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转型理念,培养具有从事公益慈善之心,具备基本的公益慈善理论、一定的公益慈善素养、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公益慈善领域的相关问题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士、骨干志愿者、未来捐赠人。


培育“仁爱之心、向善之举”,是紫江公益基金项目的初心


朱丽娟说,她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年轻人并不总是要想着挣钱,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做一件事,那就是公益”。所以朱丽娟给紫江学子们的寄语是:“公益是一件可以看得清自己,看得见未来的事情!所以,如果有想从事公益的想法,请不要被一些困惑阻挡前进的步伐,多走两步,说不定你就能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正在凝聚越来越多向朱丽娟这样热爱公益慈善的学子们,他们是未来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后浪”:


年轻人,正值花样年华,不应该在首次择业时就完全被物质和功利的东西所左右,而应该多审视自己,找准定位,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一份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这样才能持续保持前进的动力。    

                            ——紫江学子彭渴佳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光点,有些人喜欢独自发光,为自己的成就而开心;而有些人喜欢帮助他人发光,会因为他人的成就而开心。这是我读完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看到朱丽娟学姐毅然投身公益组织,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很敬佩她,同时也满足于这个社会的爱从来不会缺失!

                            ——紫江学子韩明月


看了学姐的报道,被学姐的勇气与大爱深深地折服。学姐看准社会发展的趋势,将自己的专业与工作结合,坚定自己的信念,义不容辞地投入常人认为苦、累且不稳定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真正的将公益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吧。

                             ——紫江学子黄思怡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于2017年,在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支持下成立,挂靠社会发展学院,以促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慈善公益人才的培养为宗旨。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委托学校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成立紫江公益学园、委托大夏书院成立“紫江·大夏”公益社团,汇集有志于公益慈善的青年学子,为慈善公益行业培养、输送人才。


紫江学生社团采用公益学分制管理,项目周期一年,定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一年内修满40公益学分(其中至少包括紫江公益课程20分)的同学发放“紫江公益学园研习结业证书”。同时,每年评选“紫江公益之星”。“紫江公益之星”可获得奖学金和赴台湾等地开展公益游学的机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