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教授受邀来到紫江•善知公益讲堂第三讲,分享关于如何实现志愿服务和公益项目的效率和可持续化经营,以及如何思考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在变动社会中的边际关系的观点

本次公益讲堂以线上形式开展,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俊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学园的学员和多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01  精彩讲堂


     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从此概念出发,刘教授提炼出志愿服务的三个本质特征:自愿性、非报酬性和公益利他性。按类别进行划分,志愿服务可以分为: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弱势群体服务、环境保护服务以及扶贫建设服务。

为进一步探究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刘老师从志愿服务发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以及现实挑战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在现实背景方面,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合法性建设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既有牵头单位,也有制度保障,还有法规保障。

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方面,刘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杨雄教授关于上海市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进,激励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志愿服务的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志愿服务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当前志愿者保障和激励的能级仍需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组织仍需进一步扶持、志愿服务项目需要进一步对接市民需求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刘老师提到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也对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这种新的需求让我们思考社会创业是不是一种可行的补充方式?刘老师认为,社会创业也许可以是一种新的补充方式


     公益项目运营趋势     

公益项目是以社会效益为宗旨,一系列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为实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目标的、有一定预算的、在特定时限内完成的活动(工作)。不同于志愿服务项目,公益项目虽以社会效益为宗旨,但未必排斥市场化收入,此外,公益项目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运营,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公益项目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在提高志愿服务有效性、增强个人的成就感、拓宽资源来源的渠道以及成为育人、育组织的有效载体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公益项目的开发需要充分了解受助对象的本质需求,公益项目的设计需要基于组织的核心能力,公益计划的制定需要依据目标导向。总体而言,公益项目呈现出市场化、效益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创业现状     

刘志阳教授通过介绍“同心思源助业促进会”和“乡村笔记”两个典型的社会创业案例,发现,对于传统公益和志愿服务来讲,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可能也更有利于提高服务的效率,然而,沿着这个思路,不得不思考公益和市场是不是模糊化了?



关于慈善公益领域公益与商业的边界的这一讨论,刘志阳教授认为:首先,公益商业的边界正在变模糊,产生了许多“新公益”。其次,规范是公益与商业融合的前提,一方面,公益事业不是某一部门的“后花园”,应该鼓励所有部门参与,另一方面,从事公益事业的部门需按照公益事业的法则进行。最后,社会创业与创新是更有效率的公益,社会创新的目的不是商业化和规模化,而是更公平、更有效和更可持续。值得注意的是,刘老师提到,社会创业不是公益部门、传统志愿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首先,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社会问题的解决应该鼓励更多人参与——所有部门都有义务参与;其次,这种混合趋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变动过程中的新现象。



关于商业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创业之辩,刘志阳教授指出,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位,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方面,存在类似于厉以宁教授的观点:“社会企业不是营利性组织,而应该是公益性企业”;但另一方面,也同样存在类似于Prahalad的观点,“广大低收入群体并非被帮助的对象,而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因此,产生一个疑问:社会创业是不是商业新蓝海?刘志阳教授指出,社会创业是市场机会导向的,但是目标是开发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创业具有混合价值驱动、整体创新性、跨部门合作以及历史阶段性等基本特征。

关于中国本土为什么会产生社会企业这一问题,刘志阳教授认为儒家义利兼顾思想是中国社会企业产生的思想根基;单位办社会体质和政府隐性期待是制度基础;西方社会企业理念传播和中国市民社会发育奠定了参与基础(公民自治意识,自下而上的要求);社会创业的大规模涌现是直接市场条件。

刘志阳教授认为社会创业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社会企业家和社会创新者作为个体的出现,提供了自下而上、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窗口,彰显了个体人的全面作用。其次,从组织角度来看,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失灵、商业失灵、慈善失灵,部分解决了社会问题。最后,从整个社会创业生态来看,相比纯粹的商业的生态,社会创业如果可以发展成社会经济、社会市场、社会的整个系统,就可以降低结构失衡的风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创业也不是万能的,过度夸大社会创业的作用反而不利于社会创业自身的发展。


     总 结     

1. 社会创业是可持续的、创新的方式探索和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机会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更好地利用市场的效率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总之,现阶段社会企业的出现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动态调整的结果。

2. 社会创业是创业管理、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混合逻辑驱动、多重身份认同、整合创新、跨部门合作以及宏微观结合既是其自身的合意内容,也是未来的研究手段

3. 倡导社会创业不仅有利于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更重要在于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


02  师生互动


刘志阳教授关于“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讲座让听众们受益匪浅。在线上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地提出自己关于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以及社会创业的问题。刘志阳教授对此一一进行回答。

 Q: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前景如何?

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但是我对此持很乐观的态度。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但是社会事业的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还涉及到政府的导向、文化的制约。这样的事业涉及到的是人和文化、经济层面,一旦突破了,就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发展。从数据来看,这几年企业家参与公共事业已经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很多企业家、海归的学生已经把公益当做事业对待,既然这么多专业的人已经在做这件事了,那么我觉得未来的前景是很乐观的。

Q:社会企业是否已经成熟到进入立法进程阶段?或者请刘老师预测,社会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倒逼立法?

答:我个人不建议急于去倒逼立法。社会企业还没有到立法的阶段,我们还没有完全理顺社会事业的边界,还有一些特殊问题没有完善。只有当我们的经济、文化、企业家这些方面的参与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立法规制才能促进发展时,那么立法的条件就很成熟了。


让我们继续怀揣公益之心去生活、去创造,期待下期的系列课程能够与各位爱好公益的人士再次相遇!

再次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创业管理》,出版《创业管理》《创业修炼》《创业画布》创业教育教材三部曲。获中国产学研创新促进奖上海市申万奖教金等教学和学术荣誉。


“紫江·善知公益讲堂”由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凝聚最优秀的公益慈善资源,传播公益慈善知识,培育当代青年“仁爱之心”和“向善之举”。

阅读原文